倪园村,位于江苏徐州市远郊的铜山伊庄镇西部吕梁境内。倪园村原称悬水村,因悬水湖得其名,后因水库修建,几经变迁而至现今的位置。近年来,倪园村先后获得首届“江苏省最美乡村”和“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省级“三星级”康居示范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等称号。2017年8月,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批试点村庄名单。
自然环境、历史文脉
村落风貌、社会经济
试点建设前的倪园村
倪园村所在的吕梁区域多奇石,天然造化雕琢,似有其灵性。天然石材,就地取之,在地营建:依山而建的村落、村房、院墙以石材筑造,道路也多以碎石铺筑,是自古以来典型的农耕文化传统村落的生成方式,成就了倪园村石墙、石院、石阶、石巷的独特山村风貌,故人称“石头村”。
保持村内的独特风貌
改造后的水边美景
倪园村在试点建设前,整体是成长型的村庄,但是也存在着经济增长不足、人口外流、产业发展有阻碍等问题。经过试点建设的规划设计、建造整治后,倪园村的整体风貌有了大幅的改善提升。在保持彰显独特的苏北乡村风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乡村的产业基础,为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和经济水平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
倪园村居于吕梁山之中,北、东、南三面环山,村落以林木为邻,山石为憩,成就其“山村• 林木• 石墙”的典型风貌。倪园村具有苏北山村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如何保护好风貌是设计团队首先考虑的问题。经反复讨论,设计团队确定了“微介入• 风貌保护”的全局策略。
“微介入• 风貌保护”设计方案
试点建设前的农房风貌条件
“微介入”之一:
修缮性改造与村庄风貌不协调的村房立面。倪园村房屋部分因修建年代关系,主房主立面以瓷砖拼贴,与整体风貌非常不协调。根据实地调研,设计团队将25户以瓷砖为主立面的村房按照其位置和临近建筑风貌分为两类:一类因其与乡邻村房的建筑形式相同,依临近风貌瓷砖改造为白墙;另一类则因其位于村落主要道路、村口、特色风貌院落、特色景观、邻里空间临近,依整体风貌瓷砖改造为特色石材。
砖石建筑保护改造
“微介入”之二:
保护性加固与村庄风貌协调但面临倒塌风险的村房结构。倪园的部分特色石材建筑面临结构倒塌的风险,且阴暗潮湿甚至漏雨,不再适宜村民居住,设计团队依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加固修缮。
“微介入”之三:
提升性调整与村庄风貌协调但面临闲置废弃的村房功能。倪园的部分特色石材建筑已被改造为农家酒馆、农家作坊等,但已闲置,设计团队针对性地加以保护提升,拆除或优化与风貌不协调的基础设施与景观,置换使用功能为农产品加工作坊。
“微介入”之四:
提升性改造、修补与调整村庄院墙、门、窗、景观构筑物。倪园建筑设施风貌良莠不齐,提出一些门窗、院墙、院门的设计方向,并提供一些乡村景观作为参考,引导村民自主改造,共同保护村庄风貌。
乡村风貌改造方案和实景
繁衍生息的地方——生活提升
改造过程中设计团队重新设计农房,增加居住空间以适应村民居住,重新设计院落,增加晾晒、农用车贮藏、种植或饲养空间,并完整保持院落中央的庭院,适当增加与村庄风貌协调的庭院景观。通过给予一些合理的设计提升方向,引导村民自主地改变居住条件,而非强行设计营造,违背村落自生繁衍的初衷。
农房改造提升策略效果示意
集体记忆的唤醒——空间梳理
从现状看,倪园的公共空间整体脉络不清晰,公共空间或闲置或废弃,空间形象城市化严重。邻里空间与集体空间或占用或缺失。
首先,设置邻里空间。邻里空间在村落内部呈散点式分布,服务于不同区域的邻里,并以可以闭合的步行路线串联,提高其可达性。其次,在村口空地设计建造议事堂,设置集体空间。议事堂与集体空间用于村民集体活动,共同服务于村民生活及村庄生息。
议事堂外设置邻里市集。设计团队试图通过市集重新还原这种特殊的空间,市集发生在村口,提供村民的种种交易,服务于邻里,服务于往来不期而遇的客人。
议事堂效果示意
倪园市集效果示意
落英缤纷的桃源——环境改善
设计团队针对不同空间区域位置,提出环境整治的方向,延续历史、凝聚人文、浓缩田野、呼应山林、趣画邻里、生态水岸。
“延续历史”主要面向倪园中心区域已有的国学文化广场。将现在广场改造成为“讲学场”,保留了孔子讲学的雕塑意向,减少硬质铺垫,形成方圆对应的空间布局,提供村民休憩活动的场所,增加乡村景观。
“凝聚人文”主要面向村落西北的荒落空间,将其设计成为“相思苑”,植入浓厚乡村特色的人文元素,如茅草屋、木栅栏、石磨台等,并设置体验式活动场景,如“推铁环”“抽陀螺”等。
“田间记忆”主要面向村庄内部、道路两侧的零乱空间,设计以竹篱笆替代原有生硬的围挡,以碎石替代部分大面积硬质铺地,以田间活动的画报或老照片来粉饰苍白的墙面,希望能够在唤起村民乡间回忆、体现乡村特色的同时,真实地为村民提供可以种植的菜园。
“绿野映像”主要面向村落东北的闲置空间,设计团队将其设计为“乡影园”,延续山的形象,与山相融,突出山村形象。充分利用场地高差设置层叠式的园路与观影座椅,作为乡村露天电影的空间。
“趣画邻里”主要面向村庄内已闲置的公共空间,还其邻里之本意,作为邻里的活动场所,铺以嵌草碎拼石板,置石桌凳,植以绿树遮阴,力求淳朴自然。
“生态水岸”主要考虑苏北地区少雨,水溪难以自然蓄水,建议将人工硬化的水溪及其驳岸改造成生态自然的旱溪,并合理搭配山石。
春华秋实的经营——产业调整
倪园村的主导产业定位为农产品加工,同时配合以田园康养为支撑。
村落原有几处村民利用自己村房经营的农家乐、香油作坊、手工艺作坊等,仍在使用,建议修缮维护,鼓励村民继续经营。几处已经过产权调整,作为农家乐的院落,部分已闲置许久,配合村庄整体产业规划,设计团队将已被租用的闲置院落改造成为农产品加工坊,引导村民自主经营管理,对外提供农产品加工体验、展示和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与村落融合。
村落现有部分村房依村民意愿作为农家客栈等自主经营。根据需要提供了一组农家客栈的设计方案作为改造的方向,引导村民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酌情改造调整。客栈改造设计主要为配合田园康养产业发展,并能够切实为村民 增加收入,客栈样板希望能够给村民建筑风貌保护以意识引导和品质引导,避免因盲目改造而破坏风貌。
实施过程及动态优化调整
在改造实施过程初期,镇村两级、设计、村民在村庄面貌上均形成统一意识,即要把倪园村打造成典型苏北乡村民居风貌的特色田园风光。在此基础意识上,大多数村民在配合设计微介入的基础上,自觉维护乡土风格,从而保持住整体的村庄风貌。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与村里、村民积极互动,听取村民意见,对原方案进行局部优化,使设计更契合村民意愿,符合村庄发展要求。
就地取材
倪园村原为小山村,石料丰富,遗留下许多石磨、石碾、石槽、石臼等,在村庄游园、广场、道路等处,合理摆放了上述物品,作为景观或桌凳,供欣赏和休息;同时老牛车、独轮车、粮仓、老灶台随处可见,老水井保留完好;村内石板路、石院墙均为本地石材;路牙石、水驳岸使用本地炮弹石,栅栏为本地的竹木材。这既节省了成本,又延续了集体记忆,凸显典型苏北村庄特色。
对其当地的特色石材建筑,设计团队找到当地特有的石山文化中的浅黄色纹石,并和当地的工匠师傅以当地的风格方式进行修复和修缮。村内绿化利用特色种植的优势,树种充分选用本地易生易长的银杏、紫薇、乌桕、柿子树、石榴树、枇杷树、桃树等乡土树种,村道路两侧种植了桂花、串串红、女贞、红榉等花草树木。
乡土风貌
因地制宜
在改造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当地树种过花期后无花可看。为填补此空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吕梁倪园游玩赏花,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结合网红经济发展的特点,在村庄东北角的荒山进行了土地复垦,重新规划了梯田花海,聘用本村石匠参与梯田花海挡土墙建设,为整个倪园的景观增色不少。
在实施过程中,有村民希望过河能增加便道,以节省日常农作的徒步时间。于是及时调整原设计,结合日常安全防护,增加了原木形态的木栈道,在不打破乡村风貌的前提下满足村民的日常需求。
村民参与
在进行施工前,村民献策献力,积极参与到实际改造过程中。有石匠手艺的张老伯自己动手参与了自家门前的石砌花坛和挡墙的摆布。
农房改造
在方案交流时,村民对农房的微介入式改造均表示支持。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因为资金投入、产权界限等原因,村里决定对农房部分的改造侧重在村庄风貌的营造上,同时将原设计方案提供给有意愿改造自家农房的村民,在控制整体风貌的基础上由村民自行选择改造自家农房的时间和方式。对于部分闲置的特色石材建筑,可将其改造成为农产品加工坊,这些工坊兼具生产性、生活性和文化展示。
农产品加工坊改造
产业发展升级
倪园村耕地基本被征用和流转完毕,劳动力均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依托风景区建设、特色种植业,从事保洁、景区管理、特色农产品销售、园区务工等。
在改造升级过程中,镇村两级顺势将村里的产业做了相应提升。依托倪园村周边山水资源、文化资源及旅游资源,壮大特色种植园——紫薇园的特色规模;利用紫薇园基地,打造山谷漂流生态集聚区,同时对村民进行树木栽植、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方便其到园区就业;依靠传统文化的优势,发展传统服装的制作、古琴制作、香油制作以及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奇石、泥塑、面塑、剪纸等)经营等产业,结合旅游资源及传统手艺推出“尹家香油”“倪家香油”;引进外地文化营销团队,打造精品民宿“素宅”,进一步提升村庄游的整体品质;依托雨生百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本村妇女进行传统手工业培训,制作手链、盘扣、传统服装等。
改造后的乡村风貌
实践的成效及延伸思考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启动后,当地镇村两级依托设计规划方案,按照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标准,结合倪园村整体设计特色和自身优势特点,精心编排、积极实施发展各种特色项目,使村庄发生了各种显著的变化。
重新整合了周边山水资源、文化资源及旅游资源,重点打造特色种植业,形成了例如紫薇园这种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园区;发展传统服装制作、古琴制作、香油制作、旅游产品经营等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比为100%。
村级集体经济依托旅游开发,收入增长至约260万元/ 年,增长了1040% ;农民人均收入也相应增长至约24000元/ 年,增长了24.53%。
村庄旅游人次增长至约360000人/ 年,增长了7.2倍;房屋租金增长至约6万元/ 年,增长了3倍;全村旅游收入增长至约80万元/ 年,增长了8倍。
试点建设工作完成后,村庄整体面貌得到了明显提升,吸引了本村村民、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主要类型涉及餐饮、采摘、农家乐、手工作坊等。截至2020年12月,倪园村返乡创业的人数增加到26人,返乡就业的人数增加到70人,人均收入增加到6万元/ 年,典型代表人员的收入也从返乡前3万元/ 年增长至12万元/ 年。返乡创业大学生、科技能人、合作组织带头人等各类下乡创业人才增加至20人。同时,根据乡村经济发展需要,组织了不少于5次/ 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包括传统手工业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移木管理等培训,用于提高村民自身的专业水平。
发挥村“两委”作用
根据倪园村的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党建工作的传统优势,建立村级文明实践站,村支部书记担任实践站站长,设立了相对固定的专职管理员; 整合各种文化场所形成文明实践阵地,活用好各级各类资源,通过“讲、评、帮、乐、庆”活动,不断探索形成长效机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尊重乡村实际
在乡村设计之中,应兼顾乡村独有气质的同时着重考虑村民的情感与需要、村民希望生活的环境,而不以简单的理想化地打着保护乡村的名号而最终失去了本应在这里繁衍的人们。倪园村是苏北成长型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倪园村的规划设计、农房的保护修缮、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自然肌理的保护和重视,对传统村庄的公共空间脉络重新塑造等方面的实践与分析,希望能为类似村庄的建设改造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尊重村民意愿
村民是乡村复兴的最直接的建设者和受益者,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建设,使他们真正能在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上踏踏实实地辛勤劳动,并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才能共同缔造出属于这个乡村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实现属于自己的乡村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