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今天,中衡设计(原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两位创始人—时匡先生(后担任苏州工业园区总规划师)与冯正功先生(现中衡设计集团董事长),作为园区首批专业管理人员及领队赴新加坡培训,共同参与开启园区开发人才准备序幕。(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编者按
今年,苏州工业园区迎来开发建设30周年,园区档案管理中心推出【30年前的今天】栏目,从园区档案史志资源中采撷菁华,与你一起分享园区发展故事,展示园区经验,传承园区精神。
首批专业管理人员赴新培训
首批赴新加坡培训学员启程(1994)
1994年4月20日至6月22日
园区首批9名专业管理人员由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时匡带队,赴新加坡进行城市管理项目第一阶段(即“概论课程”)培训。新加坡政府选调市区重建局、公共工程局、环境发展部、公用事业局、建屋发展局、裕廊镇管理局等部门60多名专家负责为苏州学员授课,并要求各部门和机构系统总结经验向苏州学员传授,还要求将授课内容的要点译成中文资料供学员参考。新加坡方面还负责为培训学员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根据双方协议,培训学员的往返机票、伙食费和住宿费,中方自理10%,其余均由新方无偿提供。
关于城市管理软件培训课程(1994)
1994年7月17日和8月17日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公共工程局、环境发展部负责为园区学员授课的专家两次访问苏州,了解园区开发情况,并协助首批赴新培训学员编制园区城市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项管理办法。在新方专家指导下,首批赴新培训学员顺利完成《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法规性文件初稿。同时,还参与园区周边乡镇概念规划的编制。
1994年9月6日至10月23日
首批赴新培训学员根据培训计划,赴新加坡参加城市管理项目第二阶段(即“核心课程”)的培训。
1994年11月
首批赴新培训学员编制的《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两份法规性文件在园区试行。1995年1月29日和2月23日,《苏州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和《苏州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先后获省政府批准,成为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形成和实施的首批法规性文件。截至2022年底,园区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编制了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110多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借鉴工作卓有成效。
借鉴新加坡经验形成的法规性文件成果(部分)
首批赴新培训人员招聘
1994年2月
借鉴新加坡经验协议签订后,园区筹委会与新加坡方面商定,干部招聘采用“公开选择、定向专业;公布标准、严格考核;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法,首批招聘园区开发建设急需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建筑设计和管理、交通规划和管理、房地产开发管理、环境保护5个专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名额为12人。
1994年3月1日
园区筹委会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文汇报》《新华日报》和《苏州日报》上刊登公开招聘广告。3月5—6日,园区筹委会会同市人事局在市人才交流中心举办首次招聘会,向社会公开招聘首批派赴新加坡培训的专业管理人才。2天内,现场报名的竞聘人员多达217人,年龄都在30岁左右,其中硕士、博士超过半数,绝大多数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不少人有在国外工作的经历。经过专业考试、英语考试、心理素质测试、专家面试和体检政审层层筛选,沈苏凤、周原、冯正功、薛普文、陈启宁、顾荣泉、李东红、姜玉寿、秦筱靖9人被录用,其中硕士4人、博士1人;7人原在苏州工作,2人来自淮阴和南京;平均年龄为32岁,都具有5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
赴新培训人员选拔标准
1994年9月26日,中新双边工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根据两国签订的协议提出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执行目标:通过借鉴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特别是国际招商的实际需要,尽快制订园区各项新的管理规则,并加速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的国际化。
为适应此目标,会议就园区派赴新加坡培训人员的选拔提出要求:
1.选拔标准包括:年轻健康,品德高尚,富有进取心;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管理骨干,熟悉与其专业相关的中国管理体制;具有基本的英语会话和熟练的英语阅读能力。
2.人员结构,应成为园区管委会各职能机构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的有机组合。